#### 《四川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理与法规》的立法背景
自2016年9月1日起,全国城镇居民用水价格实行阶梯水价制度。球友会提现说:根据现行国家、省、市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四川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理与法规》(以下简称“《条例》”)于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
四川地处西部边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和能源基地。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国家出台的大面积推广“节水型社会”政策,使得水价改革在城市供水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城乡居民用水价格分别降低到万元/吨、800元/吨。而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提升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条例》的出台,使城镇居民用水价格又提高了1.5倍至2.75万元/吨。
#### 《条例》起草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使用和保护水资源,制定本条例。《四川省地方性法规》(第86号)作为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实施中要体现地方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四川省地方性法规》在修改过程中,借鉴了“十二五”时期水价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现行国家、省、市的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统一,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
#### 《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本条例适用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公共供水以及农业、园林等非饮用水行业的用水。
二、术语和定义
在本条例中,用以表示概念或者词语的“及其”使用了“及”的引申义,也即同时;如:公共供水管理与法规的适用范围。
三、立法目的
#### 《条例》的实施效果
2017年3月1日,《四川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理与法规》正式施行。根据新法施行后的情况观察,这是一部集规范和保护于一体的地方性法规。
该《条例》在实行初期由于各地区之间的水价差异较大,导致各地对“阶梯水价”有不同认识和做法,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条例》将城镇居民用水价格与农村居民用水价格统一,并规定了实行阶梯水价的起始点、结束点以及调整机制。球友会提现以为:在此基础上,规定了供水单位应当按照《四川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理与法规》的规定向用户收取供水费用;同时,规定了对违反供水计划或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收费行为应当予以处理。
在实施过程中,《条例》也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用水标准不同,如:一户一表用户的平均日用水量为10吨/月。根据四川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对于非居民用户,当日累计日用水量达6吨时,应当按照每立方米2元的价格向该户收取水费;但根据《条例》的定义,“日”是指一个自然日。qy球友会体育官方平台球友会提现说:也就是说,如果一户居民的日均用水量为8吨/月,则其日平均用水量就达到了10吨。对此,《条例》解释说:当日累计日用水量达6吨时,应当按照每立方米2元的价格向该户收取水费。
#### 《条例》的实施与改进
为落实国家、省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推动地方水利建设,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能力,《四川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理与法规》(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据全国城镇居民用水价格实行阶梯水价改革的要求,结合四川实际及我省的实际情况,对《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2018年12月14日由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水利厅分别印发实施。QY球友会官网球友会提现以为:为了保证各地法规之间能够衔接协调,实现“一法之治”,同时便于执行,《条例》将相关内容综合在内,形成一本完整的《四川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理与法规》,并附有相应的解释说明。
根据修改后的《条例》,我省现行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水价格分别为每吨3.0元、800元,执行阶梯水价政策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水价格分别降低到5.6元/吨、2750元/月。同时,《条例》规定了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四川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理与法规》的规定向用户收取供水费用;为保证供水企业的经营能力,《条例》还规定了供水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以及根据实际用水量和价格水平合理确定水费标准。
在执行中,为了保障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条例》要求供水企业和用户之间签订供水合同,并明确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用户提供服务。同时,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活水平存在差异,也决定了《条例》实施后各地区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不同,如:一户一表用户的平均日用水量为10吨/月;根据四川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对于非居民用户,当日累计日用水量达6吨时,应当按照每立方米2元的价格向该户收取水费。球友会提现以为:因此,在实施中,《条例》也针对上述差异和情况提出了解决措施。
#### 《条例》的立法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管理条例》、《四川省地方性法规》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执行和解释具有约束力。
官网二维码